您的位置:首页 >珍藏赏鉴 >结婚证
结婚证
见证五十多年快乐幸福生活的结婚证
时间:2010-07-29  来源: 浏览次数:  作者: 文字大小:    打印:打 印  


臧立君先生1957年结婚证


[图片说明]

沈阳市居民臧立君、任志琴1957年结婚证。证书背后的故事读来令人感动而又感慨!

[证书内容]

这是沈阳市居民臧立君、任志琴1957年的结婚证。证上内容为:结婚证。双婚字第二十五号。臧立君、任志琴双方同意自愿结婚,经审查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,发给此证。昌图县双庙子乡人民委员会副乡长尹香莲。一九五七年八月九日。

[婚主自述]

这张结婚证书,是1957年8月9日由昌图县双庙子乡人民委员会颁发的,已经保存51年了。

那时我在沈阳第一航校工作,她在乡里做妇女主任兼团总支书记,已是一名共产党员了。1957年她来到沈阳,我们在中街长江照相馆拍了结婚纪念照,并写上“革命伴侣”。在中街第二百货商店给老伴选购了一条毛料裤子,价格为34.16元;又买了一件红色带绒球的毛衣,共花62.16元,是我两月工资的80%。虽没有现在结婚时那样时髦,什么铂金项链、手链、裘皮大衣、意大利皮鞋等,但那时穿上这条裤子、配上花格衬衣也像贵妇人了。

结婚时手里一文钱都没有,家人连口粮都断顿。暑假学生放假了,教工承揽一批零件,我就干了车工,按工时计件。我干了20天,挣了90元钱,高高兴兴拿回家。赶忙和老伴去昌图县城买了些随身穿的内衣、内裤、香皂、毛巾等,用了一块布包皮(这个花包皮现在还保存着)拎了回来。我家弟弟妹妹多,家里困难,老伴又失去爹娘,只能和哥嫂生活。经两家人商量将农历1957年7月16日定为新婚之日。

结婚前一天,老伴家赶着两架马车带上亲友,没带嫁妆把姑娘送来了。第二天,我们举行了婚礼,我上身穿府绸白衬衣,蓝色假料裤,千层底的布鞋;老伴上身穿花格上衣,毛料裤子,向天、地、长辈各三鞠躬。然后娘家人坐在炕上就餐,吃的是粳米饭,八碟八碗。送走娘家客人,我家亲友、邻居入座,吃的是高粱米饭,也是八碟八碗。

人的一生最荣耀的是:洞房花烛夜、金榜题名时,我已完成了一半。和现在比真是天壤之别,昔日能赶着马车把新娘送来就算不错了,而今迎亲是由凯迪拉克、宝马、奔驰、本田、奥迪A6组成的几十台车队,宾客几百人,好不威风。走进大红拱门的宴会大厅,席间高朋满座,酒杯碰的叮当乱响,热闹非凡。新娘新郎住进父母给准备的上百米高装修房,家里摆放名牌家电、实木家具、高级化妆品等,这也是现在攀比摆阔的一种时尚。我们没有享受蜜月、旅游什么的,三天回门后,就各自返回工作岗位。回到学校,同志们送来两对枕头、两对枕巾、一个竹皮暖瓶,我买了2斤糖块答谢了大家。

我们经57年反右、58年大跃进、59年反右倾、60年困难时期,在困苦中度过。但精神不减,工作热情更高。1960年自然灾害时期,我们在安徽合肥工作,安徽要比沈阳困难得多,职员每月每人定量24斤,细粮只有2斤,其余是地瓜面。肉、蛋看不到,青菜也供应不足,东北人吃不惯。当时能吃上地瓜梗、地瓜叶做的汤就算很不错了。我还记得单位领导给职工谋点福利,在农村买了水蒿,我家分得40斤。家里人口多的、定量高的住户恐怕没吃多少。我们家是把40斤水篙全部吃光了,也能充饥。

在食堂吃饭,每人两个地瓜面窝头,一小碗稀粥,有时炊事员多给打半勺,我都在默念,太谢谢了。再饿我也得留下半个窝头给上学的妹妹吃,多么想改善一下生活啊。正盼着,农村亲戚给邮来五斤全国粮票。星期天带上老伴、妹妹去市内吃一顿,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,当排到自己时,掏钱时发现粮票被偷了。饿着肚子无精打采地往回走,好在老伴兜里还有一角五分钱,买了三支冰果,精神点了,徒步走了20多里到了家。一进屋三个人全部“卧倒”。此情景被邻居王大嫂看见,她马上给端来一小盆地瓜面粥,老伴说:“让妹妹多吃点吧,她年龄小、不抗饿”。懂事的妹妹接着说:“我不饿,睡觉就行了”。最后还是让妹妹多吃一点。心里真是感激王大嫂。

1963年大女儿降生了,添人进口是全家的大喜事,给家庭带来了欢笑。1963年虽比1960年好一些,但对产妇还是限量供应。拿着婴儿出生证,供给标粉10斤、鸡蛋5斤、油1斤、糖1斤,还供应棉花、布票。虽然是供应,对老百姓来说还是满足的。在合肥学习、工作5年多,给我留下的印象是:贫穷、落后,冬天寒冷潮湿、没暖气,穿着棉衣还打着雨伞;过了“五一”天气炎热,一滴雨不下,就连扇扇子也是热风。

因工作需要,1964年11月份我们调回沈阳黎明机械厂工作。当时,对外来职工还是很照顾的。我们分得一间三楼西面10平方米的小房。摆上一张大床,一张小床,两个木箱,木箱上摆放三五牌座钟,熊猫牌收音机,一些书籍,小日子过了起来。

我们是5家28口人,一个走廊,共用一个厨房、一个厕所。团结得像一家人,和睦相处,互相关心。谁家包上一顿饺子,宁可家人少吃几个,总要给其他四家送上一盘,直到现在这些老邻居还在互相往来。1967年儿子降生了,在儿子降生前一个小时,老伴还在机器旁干活,自己走到医院,平平安安生下小儿郎。老伴出院后,因家里无人照顾,加上我工作忙,她只能自己照顾自己,下班后孩子尿布我包下来。老伴休了56天产假,又投入了工厂的大干中。今昔不能相比,现在人多会生活啊,只要怀孕,吃营养保胎、听音乐、做胎教。到生孩子时,住单间,妈妈、婆婆、丈夫忙个不停,想吃天上飞的、想吃地上走的、想吃水中游的,应有尽有,真叫人羡慕啊!

今天,我们生活改善了,日子越过越甜美。住房条件从10平方米到16平方米、20平方米、54平方米、68平方米,最后163.54平方米。那么宽敞、明亮:有书房、档案间、卧室、餐厅、两个卫生间,大厅除摆放彩电、音响、沙发外,还放有乒乓球台。大厅两壁挂有名人书画,镇宅宝剑,笔中之王。在古董架上摆放各种奖杯,当人们走进大厅就能感到书香气氛。

全家酷爱书法,工具书、历代名人碑帖、墨迹书籍,应有尽有。全家有4人为省、市书法家协会会员,家庭成员的书法作品多次在日本、韩国、新加波、香港等地展出,并编入书法集,有的作品被国内外收藏。在全国、省、市的书法比赛作品获过金奖、银奖等。我家被评为沈阳市特色文明家庭标兵—才艺之家。在沈阳市书法家协会成立20周年出版的书法集中,有150人入编其中,我们家,我和老伴、女儿3人都入编书法集。我家曾被评为沈阳突出贡献文化家庭、档案明星户、体育之家、辽宁省特色文明家庭、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。

全家3人都是中共党员。我和老伴任志琴都是黎明公司退休的职工,我任黎明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主任,老伴在黎明公司工会工作。我多次被评为沈阳市教育系统和公司先进工作者。老伴任志琴连续13年被评为黎明公司劳动模范,多次被评为沈阳市、第三机械工业部先进生产者。黎明公司建厂50周年出版的《群星璀璨》一书中,记载60个名人的事迹,我和老伴都在其中。儿子臧峻池在沈阳造币厂工作,爱岗、敬业,被评为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优秀党务工作者。女儿臧蕴波被中共沈阳市委、市政府授予千名文艺新秀。儿媳陆红多次被评为厂优秀职工。小孙女臧子舒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、优秀学生干部。

家里生活丰富多彩,文化氛围很浓,家里大厅摆放一张乒乓球台,它是家人茶余饭后健身娱乐的地方。家庭乒乓球“娱乐杯”每一两周举行一次,有时分组循环,有时对抗比赛,激烈的竞争互不相让。撤掉网架铺上毡子,全家习练书法。真、草、隶、篆各有千秋,互相点评,共同提高。全家也经常被邀请到电视台,大型活动中去表演。每当节假日,朋友、学生围坐在球台四周品上香茶,切磋书艺,真是神仙过的日子。正月十五全家去世园会观灯,八月十五去五里河公园赏月,真是其乐无穷。

我和家人到过的香港、澳门、新加坡、泰国、马来西亚、韩国、日本后都编写成游记,所拍照片都加上文字说明,作为家庭档案保存了起来。